從總公司到分公司,從最初的大廳窗口收費到用戶接待,再到咨詢投訴處理,她一干就是十年,她用自己的工作熱情感染著身邊的每一位伙伴,也用自己的真情打動著用戶,她就是富豐供熱公司客服經營科科長劉宇迪。
身為客服經營科長,劉宇迪在工作中不敢有一絲馬虎懈怠,對客服人員的的要求也很高。入戶服務的照片里有工作人員殘存的鞋印、接聽用戶電話忘了說您好、辦公桌不夠整潔、為用戶準備的老花鏡臟了……這些看似無傷大雅的細節,都能引起她的注意,甚至還會以此當做客服培訓的材料讓大家認真對照改正學習。
“對待用戶,細微之處才能見真情,有時候我們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就能獲得用戶的諒解,維修人員就能少走冤枉路,用戶的問題也能盡快解決。”劉宇迪時常和同事們這樣說,她也是這樣做的,當面對熱用戶時,她總能站在熱用戶的角度考慮問題,為用戶解決實際困難。
提到熱用戶,最讓客服人員覺得頭疼的就是住在美景小區的王大爺。每年一到供熱期,王大爺就打投訴電話反映不熱,工作人員上門服務,檢查供熱管道和用戶家中供暖設施并無異常,室溫都在20℃以上,但王大爺對處理結果就是不滿意,一次次重復投訴。負責他家小區的客服人員實在沒辦法了,就把這個情況反映給了劉宇迪。起初,她沒有直接聯系用戶,而是每次工作人員上門服務的時候,她都默默地跟在工作人員身邊,通過細心觀察,她發現每次都只有用戶一個人在家,而且家門口的垃圾還經常有一次性的飯盒,隨著去的次數多了,王大爺慢慢放下了防備。
原來,王大爺今年75歲,老伴前幾年去世了,兒女也常年在外地,家里只有他一人獨自生活。反復打電話投訴不熱的原因,為了能讓工作人員多上門,借機會陪他說兩句話。了解到這一情況以后,劉宇迪馬上把自己掌握的信息分享給轄區內的客服人員,經過一番商量,大家決定每周去王大爺家幫忙做家務,一有空就打電話和他聊聊天。一個采暖期下來,服務人員的真誠終于換來了大爺滿意的笑容,“以后再也不會通過投訴來排解孤獨了,供熱集團的服務太溫暖了!”王大爺感激地說。
“做客服工作,不僅僅平時服務好用戶,更是在突發情況時體現客服人的溫暖和擔當。”劉宇迪說,在11月18日那天,我市遭遇罕見雨雪冰凍極端天氣,部分供電線路出現“覆冰舞動”現象,影響正常供熱,何時能恢復供熱?恢復供熱以后室內多長時間能回暖?面對這些復雜的情況,整個集團都面臨極大的輿論壓力,這種壓力最直接就體現在了客服人員的日常工作中。那段時間,基層客服人員要做好用戶的安撫工作還要及時處理上級派發的用戶投訴。一天下來,大家的聲音都變得沙啞了。每當這時,劉宇迪都會安撫大家:“供熱企業和用戶并不是對立的關系,是東北特殊的嚴寒天氣才把我們緊密聯系在了一起,換下這身制服,我們也是一名普通的市民,自己家里遇到了供暖難題,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會是找供熱企業尋求幫助,我們把用戶當親人,讓用戶感受到我們的真誠。”客服的工作其實很瑣碎,這時就需要放平心態,化解與用戶的小摩擦。有時,劉宇迪一番話下來,大家疲憊的臉上漸漸有了一絲笑容,心理又充滿了干勁兒,再次投入到了緊張有序的工作中去。
劉宇迪只是市供熱集團基層客服人員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市供熱集團致力于樹立國企服務品牌,創立“兩員一長”服務模式,服務好熱用戶早已根植于每一名客服人員的腦海里、內心中,他們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供熱集團服務標準——真誠服務,情暖萬家。